宅家上学如何把“危机”作为成长的契机?
2020-02-18 08:55:34 来源: 光明日报

“老师,什么时候开学啊?我都有点儿怀念学校了。”一个大三女生突然给我发来一个微信,文字后面还附带着一行要哭的表情。透过这种表情和语气,我仿佛看到了手机屏幕背后那双求知的焦急的眼睛。疫情已经持续二十几天,我原本比较压抑的心情也陡然间增添了几丝莫名的忧伤。大中小学延期开学已成定局,“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各个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的师生们都开始忙碌起来。猛然间,传统的、大家已经习惯得不能再习惯的到学校上学一下子变为“宅”在家里上学,大家还能适应吗?又该怎么保证学生们学出效果?

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教学要素非常复杂。当教学场景突然大规模、全课程、长时段地从传统的线下课堂转移到虚拟的网络平台,教学环境发生巨变,教与学的效果面临严峻挑战。往日教师和学生们面对面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难以在网络上得到充分展现,师生在真实教学情境发生的相互之间的头脑风暴和智慧碰撞也已变为网络上单向度的教师“主播”。网络课堂上教师难以实时把控每位学生的学习表现,同学们之间也几乎不可能实现激情洋溢的“人头攒动”式的小组讨论与知识分享。既然“宅家上学”几近演变为彻底的“网络上学”,那么,要保证“宅家上学”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在努力克服网络学习弊端的同时充分调整和统合教与学的关系、校与家的关系以及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的关系。

一切“教”必须为“学”服务

网络教学状态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了一个新的“屏障”就是网络平台,所有教与学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这个平台来展开,主要包括教学课件、学习材料、考核资料和班级管理等。据调查,只有网络平台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和功能齐全时,网络课堂对学生才有较强的黏性和吸引力。因此,为唤醒、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就必须在网络平台的精心选择和科学构建上、教师就必须在课件的形式设计与内容的合理安排上包括网络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上多下功夫。

“校”与“家”应做到“琴瑟和鸣”

面对疫情,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头等大事。疫情之下提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这既是教育领域抗击疫情的有力举措,也是“互联网+教育”成果在特殊情景下应用推广的一次大考验,不仅要得到学校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更要取得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可。城乡地区的通信网络、南北地区的温度气候以及各省市之间的疫情严重程度都有较大的差异,这给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宅家上学”带来不同的影响。可以预见,在通信网络比较滞后、疫情相对比较严重等地区,学生的网络学习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显然,要克服上述困难并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得到学生家长的全力支持。事实上,包括学生的起居、饮食、运动和作息安排等多方面问题更是需要家长予以配合并做好后勤安排与保障。正是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者应该就有关教学工作做好与学生家长的充分沟通。

注重身心健康把“危机”作为成长的契机

一场疫情来临时,人们通常都会感到恐慌和焦虑,一切尚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更是如此。这是特殊情况下的正常心理反应,但如果反应过度,恐慌和焦虑持续存在,则有可能产生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强迫症状甚至压力相关的躯体疾病等不良后果,最终导致不理智的行为。为此,必须适时强化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学生改善认知、调整情绪,学会主动避免信息过载,适当隔离负面信息和情绪,把“危机”作为成长的契机。当学生充分认知重大疫情这场公共危机后,就会潜心“宅家上学”投入网络学习。一方面,学生应尽早熟练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和相关软件的操作,提高互联网学习的技巧与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应在网络专业课程、防护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做到合理的时间分布,始终把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学习、生活和运动锻炼的平衡。

(作者:李名梁,系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标签:

责任编辑:zN_2101